天朗唐文化研究院举办唐文化发展研讨沙龙
2018年06月20日6975浏览
在世界语境下,西安一直是盛唐文化遗存的见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值得回望的历史丰碑。如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西安迎来了繁荣复兴的重大历史机遇。
6月19日,在西安市“唐都长安1400年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启动的同时,由天朗唐文化研究院主办,西安市城镇化产业联合会承办的“唐文化发展研讨沙龙”在西安小镇咖啡举行。来自上海大学、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多位唐文化研究专家与西安本地企业家代表,以及陕西卫视、陕西新闻广播、西部网等多家主流媒体记者相聚一堂,多角度分析盛唐文化保护与继承,为充分挖掘唐长安的优秀历史文化成果,在新机遇下弘扬盛唐文化提出真知灼见。
2018年,天朗控股集团在秦岭终南山下先后启动了唐村中国农业公园和太白山唐镇两个“唐+”类主题项目。通过农业、旅游、文化、休闲养生等多种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乡村风貌的修复与盛唐文化的振兴,营造出别具田园生活气质和盛唐文化风情的体验空间。本次唐文化发展论坛旨在汇聚专家学者关于唐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让古西安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科研实力通过产业型项目来发声,为盛唐文化在“唐+”类主题项目的再现集思广益,以此讲好“盛唐故事”,光复西安中华文化根脉的城市地位。
活动由天朗控股集团副总裁周岗主持,西安市统筹办副主任李岁会致欢迎辞。“西安城记”创始人聂海峰进行主题发言。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壁画研究专家袁方,长安国学会常务副会长、丰镐文史申遗组长、西周文化研究会会长葛仲卿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天朗唐文化研究院柿沼良一院长围绕《日本唐文化保护继承及唐元素回归》进行主题演讲。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罗宏才讲解了《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项目文创策划案》,对项目在唐文化的传承与表现,以及总体的设计理念进行了专题讲解。
上海颐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执行总经理王铁铭从《西安城市建设与人文环境》回顾西安5000年建筑史,结合一张中国生态环境鸟瞰图,讲述了西安的自然地理法则和人文环境。原西安市文物局党委书记、局长,现西安市人民政府参事郑育林围绕唐文化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现代社会下如何用文化表现时代进行了主题发言。在自由交流环节,长安区统筹办主任梅春满,陕西新闻广播总监、高级记者傅银河几位嘉宾也即兴发言,以各自的专业视角阐述了唐文化传承的意义和路径。天朗控股集团董事长孙茵做总结讲话,并为袁方、罗宏才、葛仲卿、聂海峰几位专家或嘉宾颁发天朗唐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聘书。
孙茵董事长在讲话中表示:长安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世界级古都,千百年过去,开放、包容、自信的盛唐气象在这里一直被世人称道。终南山脉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是儒家文化发源地,也是唐诗的故乡、隐士文化的天堂。向世界讲好“终南故事”,恢复盛唐一城一山、阴阳合抱的文化格局,对于大西安意义重大。近几年来,天朗在政府各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积极推进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等唐文化主题项目,积极实践天朗人对西安这座伟大城市的梦想,以更富有创意、更具有感知性、更具亲和力的方式传承好唐文化,我们希望通过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带给西安人一个更具创新活力、更具亲和力和感知力的唐村,希望更多的创意性产品将这里作为一个展示基地,更多的绿色农业项目将这里作为一个科普基地。
孙茵董事长强调:秉承“中国城乡产业运营商”的历史使命,天朗希望继续得到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的支持,希望与众多企业共同努力,通过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和太白山·唐镇等多个“终南系”主题项目,借助“科技+”“文化+”和“农业+”三大运营模式,带动区域产业整体提升,让我们共同肩负起文化复兴的重任,不仅向国人,更向世界讲好“唐和终南文化的故事”,助力西安不仅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的代表城市,更光复西安中华文化根脉的城市地位。